中日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我们先从特种钢说起。中国是全球第一钢铁生产大国,河北是全国第一钢铁生产大省,我的家乡武安又是以钢铁作为支柱产业的河北十强县市之一,亲戚朋友们也大多在从事钢铁及相关产业,我个人对钢铁产业的认知和关注是一如既往的。中国钢铁总产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技术含量不算太高,中国产特种钢只能占到全球市场份额中的很小一部分,而日本产特种钢却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0%。其实,所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即中低端产能相对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高端制造业所需特种钢仍然大量依赖进口,其中日本产特种钢占比最大。中日两国特种钢技术和市场份额的差异,足以引发我们很多思考。
目前,在全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大环境下,河北钢铁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放眼到全国,钢铁产业又如何转型升级?河北作为全国第一钢铁大省,钢铁产业的突围方向究竟在哪里呢?个人认为,可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多渠道消化中低端钢铁产品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建议河北省学习和借鉴日本经验,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特种钢产业,延长与钢铁相关的制造业的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好精细化研发、精细化生产和精细化营销,走差异化竞争之路,走创新转型之路,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并同步建设一个强大的综合支撑体系。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特种钢是一个突破口。特种钢是具有特殊化学成分(合金化)、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具备特殊组织和性能、能够满足特殊需要的钢材。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和消费大国,其近年来特种钢的表观消费量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市场份额的比例暂且不说,更关键的是中日之间在特种钢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上的差距。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诸多种类的特种钢制造技术上,日本确实领先全球。
既然有差距,就得承认差距,就得加强学习和借鉴。学习和借鉴都是中性词,不带有任何褒贬色彩。我对日本的最初认识是从摩托车开始的,一辆辆铃木、本田、雅马哈曾经奔跑在武安县城里的大街小巷。后来读了些书,才知道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才知道了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才知道了山本五十六、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再后来,小泉、福田、麻生、鸠山、野田、安倍……一张张远远称不上帅甚至有些面目狰狞的老脸在电视上晃来晃去,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烦!然而,中日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争一域者,难以争全局。我们必须以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来认识中日之间在特种钢生产领域的巨大差距。
我并非“哈日”一族。姑且不论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即使在钓鱼岛剑拔弩张的当下,公然谈论中日之间的差距,或许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我们的判断不能因情绪所左右,该说的还是要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只是出于一名普通公民的良知,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和感情色彩。
“江山如此多娇”的泱泱中华,论国土、论人口、论资源、论“四大发明”,岂是弹丸日本可望其项背?中国的电视屏幕上经常出现日本军官动不动就拔出军刀来的一幕镜头,孰不知日本军刀的钢质成分和锻造技术,我们至今没有完全掌握。相反,鬼子们不但偷走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而且得陇望蜀地惦记“云南白药”的核心配方。偷,可恨;惦记,更可恨。对于“偷”和“惦记”来说,并不存在“怕”与“不怕”之分,而只有“得手”和“尚未得手”之别。对于特种钢技术来说,加强研发很重要,而适当借鉴一下日本人的行事方式和手段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盛唐时,日本流行“遣唐使”,其中有一个叫做阿倍仲麻侣的,不但在唐朝做了官,而且被诗仙李白以“晁衡”的名字写入了诗作;近代时,中国流行“留日生”,其中有一个叫做戴季陶的,不但对日本女人进行了“耕田播种”,而且写下了一本唤作《日本论》的名著。《日本论》成书20年后,才有一位叫做本尼迪克特的美国老太太出版了一本专写日本的《菊与刀》。《日本论》我读过两遍,从云大图书馆借阅过一遍,后来从当当网上买了一本又看了一遍。《菊与刀》我买过两个版本,一版是商务印书馆的,另一版是萨苏评注的。掩卷沉思,挥之不去的只有三个字——为什么?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大约同时起步,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向西方学习,甲午战争的结果却一输一赢。二战之后,中日两国同样是满目疮痍,七十多年来,彼此差距依然不可忽视,比较国土、人口、资源的单位产出更是令国人汗颜,仅仅总体数量上的超越就可以沾沾自喜吗?日本资源贫乏,基本上没有生产特种钢的矿产资源,可世界上30%的特种钢都是由日本生产的。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很多重要装备所需要的特种钢依然要从日本进口。比较中日之经济构成,一个臃肿,一个精干,孰优孰劣,不言而喻。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三期叠加”、“四降一升”的严峻局面,类似的时期日本也经历过。如何顺利挺过这一关?不仅是对国家和民众意志的考验,更是对国家综合实力和民众综合素质的全面检测。
中日之间的竞争,终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二战初期,当日本海军和陆军就“南进”还是“北进”而争论不休时,苏联人派出了名将朱可夫,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狠狠收拾了日本陆军,彻底摧毁了日本“北进”的觊觎之心;二战末期,当裕仁天皇为抵抗还是投降而举棋不定时,美国人向广岛和长崎丢了两颗原子弹,立刻让日本天皇没了脾气,才有了“玉音放送”和300多万军队的传檄而定。通俗一点说,日本人是典型的“贱骨头”,软的欺,硬的怕。日本人之所以敢跳,是因为中国的表现让日本人觉得它可以跳。日本特种钢出口量全球第一,中国钢铁总产量全球第一而有些特种钢却造不出来,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日本对中国采取何种态度,终究是由双方的能力和实力所决定的,而特种钢生产制造就是双方实力对比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韬光养晦”,生怕地球人不知道。当全部人都知道你在“韬光养晦”时,再继续“韬晦”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从根本上讲,“韬光养晦”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手段为目的服务,目的为手段辩护,如果因果关系倒置,无异于将刀把子拿给别人,而刀尖却指向了自己。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很像法海和白蛇的故事,法海造雷峰塔的目的就是为了镇住白蛇,造塔只是镇住白蛇的手段,如果造了塔却不能镇住白蛇,花那么大代价造的塔不就没有意义了吗?“莫非当年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竞要倒的么?”----“活该!”鲁迅先生的话令我们警醒,“韬光养晦”后面应该紧跟“有所作为”,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水平便是“有所作为”的具体表现,特种钢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实这么多年来,包括战后和冷战后,国际上真正实行“韬光养晦”战略的大国就是日本。日本人可以说是彻底领悟了“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思想精髓。在下试为各位析之:第一,日本人的“器”是自己造的,不是买的,更不是租的,尤其注重技术研发;第二,日本人的“器”“藏”得很隐蔽,躲在美国人背后悄悄壮大自己,而“藏”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三,日本人既会待“时”,也会择“时”,蛰伏挺深,但瞅准机会就出来闹腾一下,兼具耐心和判断力;第四,日本人准备“动”了,准备入常,准备修宪,准备在“西南周边有事”时不再保持沉默,平战转换或许只是一瞬间的事。然而,作为军工产品重要原材料之一的特种钢,却是目前这样一个现状,让我们如何“枕戈待旦”呢?
中国和日本谁都可以说“不”,敢不敢、说不说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撑着说“不”的底气和实力。中国GDP总量几年前就赶超了日本,但若分析GDP的质量和构成,我们就会发现,日本GDP中高科技产品的比重远远高于中国,特种钢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份额便是明证。如果我们只是做到了“大而不强”,而不善于从横向比较中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单纯谈论GDP数量,对大国崛起、民族复兴其实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因此,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乐观,而是需要一种自我解剖的勇气,少唱些赞歌,多泼点冷水,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拿出赶超对手的措施。
有些人经常感慨说,日本人非常不地道,不但偷东西,而且偷思想。偷,一个很不文雅的词汇,用在日本人身上,却显得如此科学,如此艺术,如此让人爱恨交织。然而,无论偷来的东西还是偷来的思想,日本人都能够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这样一个邻居在身边,在房间里装再多的摄像头也是徒劳,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他偷过去并经过加工的东西和思想再偷回来。中国人不喜欢“偷”这个字,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习”或者“借鉴”。向对手学习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其实没什么可丢人的,只要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面子和虚荣心才值几文钱?
戴季陶分析得很深刻:“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戴季陶的《日本论》出版于1928年,时间已经过去将近90年了。现在反问我们自己,对日本研究得全面吗?深入吗?透彻吗?恐怕只某一项特种钢的技术,就够我们研究好一阵子的,还有什么理由自我陶醉呢?
前几年流行过一本书《狼图腾》,电视剧《沙场点兵》的镜头中也多次出现了草原上石雕的狼头。草原上几千年来的两大群体--人群和狼群--始终处于斗争或竞争状态,而草原民族却将狼作为精神导师加以崇拜。道理其实很简单,正如张瑞敏所言,要想与狼共舞,首先要将自己变成狼。狼和狗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第一,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第二,狼独立自主、自谋生存,狗依赖心强、看人脸色。所以,狼令人敬佩,狗令人同情。这里并没有贬低狗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打击或超越对手,终究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能侥幸地寄希望于对手的失误。拳师的悲剧有两个,一个是被对手打趴下,另一个是寻觅不到对手。在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有日本这样一条“狼”卧在身边,短期来看对中国有坏处,但从长远来看更多的却是好处。
在电视上打几场口水仗,在大街上砸几辆日系车,在钓鱼岛派几艘海监船,事实上都无法改变双方综合实力对比,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物理学上演示动量守恒时举的例子,多大质量的两个小球相撞后对方以多大的速度弹回,还拿个公式算来算去的。只有把自己的小球变成一堵墙----质量无穷大时,对方的小球才会以原速率弹回。日本人就吃这一套,别的不管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河北作为京畿大省,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双重压力,如果能够通过钢铁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制造出了令日本人刮目相看的特种钢材,不仅是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更能够为全国各行各业的转型发展开创一个新的模式。我们首先要有这一点自信,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转变思路、采取措施。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前三十年学苏联,后三十年学美国,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哪样学得都不彻底。其实,暂时将民族情绪搁置不谈,我们真应该好好地学学日本。明治维新时的三大举措: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虽属于100多年前的事,但对当下中国而言并不过时。既然是学,就要认真地学、谦虚地学、彻底地学,需要学到其核心、学到其内涵、学到其实质、学到其精髓。依我看,首先就应该向日本学习特种钢技术,以及日本为什么能够生产出这么多、这么好的特种钢来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我的家乡武安,是整个河北钢铁产业的一个缩影。去年,北科大与武安市达成框架协议,共同组建“武安特钢研发中心”,已经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后面更需要一个强大的综合支撑体系。首先,需要钢铁企业及社会各界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之路。其次,需要树立人才第一理念,钢铁企业要能够吸引和重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并为其大显身手提供综合保障。再次,特钢的需求总量有限,但性能各异、方向多元,需要精细化地细分目标市场,研发和生产专业化的特钢产品,防止一哄而上。最后,需要变革观念,解放思想;传统意义上有需求才有市场,但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变革了这一理念,其认为生产出新产品可以创造和牵引更大的需求,苹果手机的火爆就是明证,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高端产品,也是“供给侧结构化改革”的题中之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产业转型之路非常不易。武安作为河北钢铁产业的急先锋,已经吹响了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前进号角,全国各大钢铁企业也在特钢领域有所行动、前景看好。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整个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钢铁企业,一定能够生产出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能满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各种各类的“中国产特种钢”,不但能够拿出来与日本产特种钢进行PK,而且能够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个鲜活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