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上海钢贸行业的诚信重建之路

2015年8月18日 8:52:44来源:作者:

   

    为重建钢贸行业诚信体系,近两年来,上海钢贸商会联合同行业相关机构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2013年,建立国内钢材仓储行业首个自律性组织

    “局部的钢贸仓储企业的失信行为,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整个行业的诚信体系需要重建。”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相关人士2013年3月21日表示。

    当天,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仓储专业商会发起的国内钢材仓储行业首个行业自律性组织——“上海钢材仓储诚信联盟”正式成立,同时建立了仓储信息公开发布平台,上海地区近四成的钢材库存量已经进入,意欲形成行业诚信的公开监督平台。

    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人士说,单就上海地区来说,有钢贸仓储企业200余家,其中20余家存在失信行为。这20余家企业的失信行为对行业的冲击太大了。“造成的结果是,整个行业的信誉度受到影响。”对于钢贸和钢贸仓储业而言,恶性低价竞争、虚假经营,那肯定是“死路一条”。

    钢贸业面临着“洗牌”的局面,下一步如何突围,令人关注。

    钢贸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在采购交货环节需要付全款,在销售环节需要垫资,所以融资是一个关键环节。下一步钢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创新的配套。但前提是,钢贸业必须规范,受到有效的监管,建立新的商业伦理体系。 基础性的管理、服务与金融创新应形成一个完整、互动和有效的整体,钢贸业一定要调整发展方向,用“透明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制度来完善商业模式。

    在钢贸及钢贸仓储危机爆发之初,业内就认识到,重塑行业诚信度,基础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基础的基础”。此次建立的国内首个钢材仓储行业自律性“诚信联盟”,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信息的公开发布平台。发起方之一的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介绍,联盟将陆续制订仓储行业评价标准、行业服务标准、行业管理标准,以“联合自律”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开会员仓储企业的库存、质押等数据,大力提高会员仓储企业自身信息的透明度,“杜绝过去因信息不公开而滋生重复质押危机的土壤”,为银行、监管机构提供监管通道,以期重塑行业的诚信度。另一发起方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仓储专业商会负责人说,联盟的会员仓储企业须定期录入真实的钢材仓储数据,社会公众、仓储企业客户、银行、监管部门随时都可以看到这些仓储数据,“形成互相监督、制约和监管机制”。

    据悉,会员企业还必须接受联盟理事会定期的盘库检查以及不定期的监管稽核。一旦会员仓储企业发生违规操作的情况,联盟将采取公开批评、除名等处罚措施,如情节严重将向政府监管部门报告。“这是一个探索,今后可以有两个延伸:一是向全国市场延伸;一是向更广泛的商贸融资征信体系延伸,建立起行业诚信保障制度。”朱军红表示。

    2014年,首创建立动产质押信息平台

    2012年开始的钢贸信贷危机,暴露出钢贸行业开具虚假仓单、重复质押、关联质押以获取银行贷款的业内乱象。2014年3月25日,全国首创的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平台规范了大宗商品质押融资管理体制,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2012年初,上海等地出现钢贸信贷危机,暴露出部分涉钢贸企业刑事诈骗案件。危机背后,是动产质押参与各方之间(钢贸商、第三方监管公司、银行、仓储公司)信息不对称;部分企业诚信缺失质押物真实性无法保证;仓库良莠不齐,管理不规范;第三方监管服务不到位,质物监管形同虚设;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全流程管控体系等问题。为了标本兼治,从制度上化解钢贸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质押信贷风险,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银监局、上海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联合牵头,委托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副会长单位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

    平台整合仓库、第三方监管等资源,面向金融机构及货主,提供“管得牢,控得住,易使用”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平台具备信息披露、信息查询、仓单登记、实物监管、仓单融资等业务功能,有效解决重复质押、虚假质押等问题。据了解,平台有助于解决银行、仓储、第三方监管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动产质押信息登记、统一规范的电子仓单、数据比对校验,建立重复质押风险预警机制。平台建立了仓库准入标准,不定期进行抽盘库,抽盘库结果、仓库管理状况等记入仓库诚信档案,仓库使用统一的云计算仓储管理系统,并与平台进行无缝对接,杜绝了数据不实、篡改等问题。通过“技防+人防”,实现了关键业务环节的全覆盖。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表示,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的推出,是上海银行业钢贸风险处置化解过程中,监管部门和管理部门纠建并举,推动银行业和仓储业加强合作的新尝试,开辟了动产质押业务风险管控的新路子。这对于支持小微金融服务、降低行业信贷风险、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平台建设有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应,借上海自贸区的东风,推动上海商品、物流、金融等多个市场体系建设。

    2015年,上海钢贸商会牵头上海钢铁流通行业信用评价工作

    2015年,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全国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贯标工作领导小组发出通知,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钢铁流通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通知”)。上海钢贸商会作为联合全国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贯标工作领导小组重要成员,牵头上海地区的钢铁流通行业信用评价工作。

    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的国内商品销售总额突破了8万亿元,其中51%是生产资料,批发贸易近90%,在生产资料当中排名第一位并超过两位数增长的是钢铁贸易,因此,推动钢铁贸易诚信体系建设将对商品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称,根据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一批行业信用评价参与单位名单的通知》精神,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正式成为在全国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开展信用评价工作的国家级行业协会。经研究决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联合全国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贯标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开展钢铁流通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国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开展信用评价工作的实施原则,主要包括:优先服务会员的原则、自主建设的原则及正面褒扬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意见》对参评企业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以及评定程序、费用管理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并就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信用评价结果的管理和应用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摘自上海市钢铁贸易商会主办《钢铁商汇》

联系电话:010-63317296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0604858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6号
copyright©2005-2008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