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汇丰与官方PMI双走弱 经济下行压力不容乐观

2015年8月11日 9:38:18来源:作者:


    进入8月,钢铁业淡季效应持续,下游开工率明显不足。尽管楼市和固定资产投资如火如荼,也丝毫没有改变钢铁业的颓态。全行业的不断亏损面和环保政策大大挫伤了钢企生产积极性。

    钢铁业之外,制造业的景气度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官方PMI已行至荣枯线边缘,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

    8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为5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回落。特别是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重,相应的定向调控政策仍然必要。

    同时,代表中小企业的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仅47.8%,低于初值0.4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预期的48.3,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7月份PMI数据差于预期,整体仍偏弱势,当前中国的经济处于L型底部区间,下行压力不容乐观。

    生产面继续疲弱,经济下行压力延续,小企业直呼艰难,而大企业也不容乐观。

    “近期公布数据显示经济企稳并不稳固,高频数据显示稳增长政策下生产面延续疲弱态势,发电量继续同比下跌,上周单周同比略有收窄,而产能利用率低位企稳,宽松政策并未有效推动生产面出现持续改善。”徐高分析表示。

    尽管7月制造业PMI的回落有一定季节性规律,但今年的表现明显弱于往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一些企业限产,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生产增长趋缓;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给相关行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此外,制造业内外需求仍然偏弱。

    从分项数据看,五大分项指数四降一升,生产端与需求端同时走弱。需求不足拖累生产仍是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三大订单连续两个月下降,新订单指数在7月环比下跌0.2个百分点至49.9%,是2012年10月以来首次降到荣枯线以下;出口订单环比下跌0.3个百分点至47.9%。

    而生产量指数也结束2月份以来回升趋势,再度出现下跌。7月生产量PMI较6月下跌0.5个百分点至52.4%,生产景气指数下降显示生产面继续放缓。高频数据同样显示生产面延续疲弱,发电量同比持续下跌。稳增长政策带来需求回暖尚未有效传导至需求面。生产面疲弱导致就业状况持续恶化,制造业就业指数从前月的48.1%下降至48.0%,非制造业就业指数更是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49.2%。显示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已经威胁到就业市场稳定。6大发电集团耗煤量4周平均同比继续下跌,单周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产能利用率低位企稳,显示生产面依然维持疲弱。

    中小型企业前景继续恶化。大型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等稳增长政策发力环境下,景气度基本维持平稳。而中小型企业经济度持续恶化,特别是小型企业,7月PMI环比下挫0.6个百分点至46.9%。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很不乐观。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发力点还是在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等方面。而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对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

    新工具或诞生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呼唤宽松政策加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针对PMI指数表现的问题,应抓紧落实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提高政策效果。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对今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定下了基调。决策层对经济下行压力及相应风险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对稳增长的诉求明显上升。稳增长将成为下半年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或仍将保持宽松,以实现政府推动实体经济企稳回升的目标。

    “短期内,总体需求难有明显改善,新兴行业有亮点但占比有限,工业生产下行压力仍大,基建等仍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我国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8%,连续3个月呈上升走势,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表明制造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制造业运行稳定性有所增强。我国经济运行具有保持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基础。

    野村证券在研究报告中称,PMI呈现下滑,表明经济增长势头可能在7月略有放缓。“央行预计会在8月降准,今年还可能再度降息25个基点,降准50个基点。”

    “虽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表述继续为‘积极’和‘稳健’,但其它表述显示,财政政策在下半年将显著发力,而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加码。”徐高表示。

    事实上,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的措辞,意味着三季度财政政策将有更为实质的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将继续加码,通过PSL、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城投债发行加速以及房地产贷款限制放松等引导金融系统过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这次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的专项建设金融债。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处证实,为扩大有效投资,积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发改委拟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长期专项债券,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利率的90%给予贴息。近期第一批专项建设债券即将推出,各地已进入相关申报程序。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李奇霖对媒体表示,政策性银行发债的好处就是能够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系起来,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微观来看,政策性银行发债应该是常规化稳增长的措施。
 
联系电话:010-63317296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0604858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6号
copyright©2005-2008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