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本环球策略团队在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跟随美联储6年多之前的脚步,欧洲央行终于宣布将会推出总规模达到11,000亿欧元的量化宽松政策。德拉吉在记者会上公布期待已久的消息后,引发欧元区的借贷成本下跌、欧元贬值及市场反弹。这也导致了有史以来德国的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首次低于日本。
为何欧洲时至今日才推出量宽政策?安本认为基于两大原因,分别是整体通胀率跌至负数及通胀期望有下跌迹象。虽然去年6至9月期间推出的新政策措施大幅推高金融市场的价格,但德拉吉也承认无足够证据显示功效渗透至实体经济。因此,欧元区的经济“仍无起色”,货币及信贷流量也“依然呆滞”。在这个环境下,欧央行理事会的大部分成员都认为现行政策规模不足以纾缓通缩风险。
量宽政策会否奏效?安本表示,德拉吉在记者会上显得相当乐观,指出量宽政策的效果将会通过三大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首先是“投资组合重整平衡效应”,即以现金取代债券应会提高银行的借贷意欲;其次是“讯号效应”,即显示欧洲央行有决心提升通胀期望,甚至可能提前开支及投资计划;最后是“货币政策效应”,即通过加强信心营造出增长条件。美国、英国及日本都曾谈及类似的量宽政策传导机制。当然,如果不实行量宽政策,从而营造出央行缺乏“有所行动”的气氛,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及全球信心所受打击定会更加严重。
然而,安本指出,撇除上述考虑因素,投资者有理由维持审慎。首先,欧洲央行已经错失时机。美国早已推出量宽政策,当时的债券收益率较高,因此政策的效果更加显著。其次,如前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所述,美联储推出量宽政策是意料之外,因此能够为经济带来“惊喜”,但欧洲央行实行量宽政策属意料之内,未必能够带来同等效应。最后,美国的量宽政策通过资本市场推行,但欧元区的信贷主要是银行主导。虽然德拉吉相当乐观,但量宽政策能否转化成为银行借贷实属一大疑问。不过,即使欧元区的银行借贷只有轻微好转迹象,也已经足以令人鼓舞。因此,总体而言,欧洲央行的决定受到市场欢迎,而且量宽实属不得不行,但是否足以扭转局面仍有待时间证明。
值得关注的是,2月初芬兰成为欧元区首个以负收益率卖债的国家。投资者需要支付高于债券面值的价格购买债券,这意味着其五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实际已成负数。与此同时,在公司债券方面,雀巢的四年期欧元债券收益率也已经变为负数。即使油价近期波动,壳牌石油其中一项债券的收益率也已于最近失守。事实上,债券收益率出现负数的现象极之罕见。然而,根据摩根大通的资料,约36,000亿美元的已发展市场政府债券于1月份出现负收益率,比例高达全球债券指数的16%。
那么,这个异常趋势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安本认为,首先,虽然上述现象相当罕见,但最异常的还是世界各地央行及政府推出的五花八门的量宽措施及非经常性货币政策。由于无先例可循,不论是推出还是最终撤回量宽政策都属于货币政策上的一大试验。有关实验所造成的产物及副产物无论如何异常也应该不会令人意外。
此外,考虑到全球热钱泛滥及经济欠缺增长(而这正是引发热钱涌现的元凶)所隐含的风险,可以理解为何一些投资者的承担风险意欲骤减。举例而言,假如要选择借钱给一个问题较多的欧洲主权国,还是一家身处金融制度廉洁及货币正在升值国家的财力雄厚的消费品公司,相信即使要支付溢价,不少投资者也宁可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