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李新创院长赴广东佛山参加2016中国不锈钢行业大会并作报告

2016年12月22日 9:16:16来源:作者:

   2016年12月20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在广东佛山召开的2016中国不锈钢行业大会,并围绕世界钢铁产业发展规律及判断、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宏观政策及钢铁产业政策影响分析、不锈钢行业调整升级对策建议等内容,作了题为《钢铁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和不锈钢行业调整升级对策建议》的主题报告。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规律及判断

        李新创院长首先分析称,在全球钢铁产业发展历程中,实现过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只有英国、美国和中国,而且自1996年以后,中国粗钢产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位。当前,在经济发展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在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支撑下,全球钢铁产业已经转向中国。

        全球钢铁产业发展现已进入第四阶段平台期,并将迎来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从生产来看,2016年1-10月,全球粗钢产量为13.33亿吨,同比下降0.1%。10月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9.6%,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从消费来看,按中长期预测,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影响,复苏范围不断扩大,将逐步拉动钢材消费需求增长,特别是除中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作用带动下,会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对冲中国钢材消费下降带来的影响。从全球钢材贸易来看,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钢材贸易呈波动上升趋势,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将呈平稳波动发展态势,大幅上升或下降是小概率事件。在世界钢材出口大国中,中国的出口/产量比最低,仅约15%,其他国家均在40%以上;若统筹加计考虑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世界有一半的钢材是在原本生产国之外消费的,而中国(间接净出口+直接净出口)/产量的比值仅为20%,比世界低30个百分点。可见,中国钢材产量主要是用于满足内需市场。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李新创院长表示,伴随全球钢铁产业的发展形势,我国钢铁产业现已步入减量阶段,转向创新发展。从生产来看,2015年我国有20个省市的粗钢产量出现下降,尤其是中西部、东北地区产量下降明显。2016年1-11月,我国粗钢产量为7.39亿吨。从产业布局来看,我国钢铁生产布局重心在长江入海口以北的沿海地区,包括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天津,合计粗钢产量4.46亿吨,占全国总量55.5%。从消费来看,2015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下降至6.64亿吨,同比下降5.4%,是自1996年以来首次下降。预计2016年,在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带动下,我国钢材消费量将小幅回升。

        在钢材贸易方面,我国历年钢材进口量变化相对平稳。而对于钢材出口,我国直到2006年才首次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到2014年我国钢材历史累计出口量方才超过累计净进口量,近年来随着我国钢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钢材出口量大幅攀升。2016年1-11月,我国钢材出口量达10068万吨,同比下降1.0%;进口钢材1202万吨,同比增长3.6%。现阶段我国钢铁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贸易摩擦挑战,李新创院长强调,我国钢材主要依靠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取胜,所以应积极地、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务实地、发展地看待此问题。钢铁产业是我国制造业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门类之一,这是因为我国钢材产品已经实现“5G”水平,能够为国内外钢铁用户提供好产品、好价格、好规模、好服务、好品牌;我国拥有全球最大、最活跃的钢铁内需市场,完整的钢铁产业体系以及最宝贵的冶金人才资源;而且,我国在系统化、精密化、大型化、绿色化、连续化、自动化等方面均具有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以及系统集成化的思维理念。这些均为我国钢铁产业的日趋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新创院长分析称,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发生由“增量、扩能”到“减量、调整”的变化,钢铁产业的减量发展必将经历一个较长时期、流程调整、出口扩大、优胜劣汰、多元并举、创新发展的过程,但减量并不是不发展,而是在减量发展阶段下推进绿色化、有序化、品质化、标准化、差异化、服务化、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九化”协同,重塑价值链。

国家宏观政策及钢铁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今年11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的指导性文件。李新创院长在大会上简要介绍了该份文件所提出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主要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增速、粗钢产能、产能利用率、产能集中度、钢铁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主业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总量、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钢铁冶炼渣综合利用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钢结构用钢占建筑用钢比例、两化融合关键指标等。

        该份文件还提出积极稳妥去产能去杠杆、完善钢铁布局调整格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钢铁有效供给水平、发展智能制造、推进绿色制造、促进兼并重组、深化对外开放、增强铁矿资源保障能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十大重点任务,李新创院长逐一进行了详细解读。在钢铁行业去产能方面,我国近年来通过依法依规退出和引导主动退出,在“十二五”期间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920万吨、炼钢产能8980万吨,而且目前已基本完成2016年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以上的全年任务。虽然我国淘汰落后产能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取得阶段性实质成效,但未来仍应清楚认识到去产能工程十分庞大复杂,要有“持久战、攻坚战”的战略思维,分阶段、回头看,稳步推进实施。在优化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方面,我国沿海地区将不再布局新的沿海基地,立足现有沿海基地实施组团发展、提质增效;内陆地区则以区域市场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为双底限,立足现有龙头企业实施整合脱困发展。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应有效结合产学研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多元化合作模式,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行业创新平台,提高原始创新和自主集成创新能力,开展行业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创新工作。在提升钢铁有效供给水平方面,应全面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和服务意识,推进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在促进兼并重组方面,应以打造中国特色世界级钢铁强企为核心,以形成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为导向,支持、引导、鼓励企业并购。在发展服务型制造方面,在国家引导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加快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在深化对外开放方面,应发挥我国钢铁工业比较优势,顺应国际产业分工调整趋势,推动钢铁企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去杠杆、降成本方面,今年我国出台并推动了一系列钢铁企业去杠杆、降成本相关政策,从实施情况来看,在去杠杆方面,一些钢铁企业开始尝试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通过改变融资结构来降低杠杆率和融资成本;在降成本方面,大部分上市钢企今年已经开始实施降本增效措施,使企业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并研究制定了降成本总体思路,出台了多方面降本措施。

        此外,李新创院长在大会上还着重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钢铁产业带来的重大机遇,指出未来我国钢铁产业应把握发展机遇,注重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拉动钢材出口、促进技术和装备输出、加速我国钢铁产业标准国际化;在国际钢铁产能合作方面,应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以优化钢铁产业全球布局、推动全球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为战略出发点,以先进适用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产融结合为战略立足点,深入推进一批在建项目、一批在谈项目、一批谋划项目。

        在发展智能制造方面,李新创院长表示,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引领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正处于基础自动化全面普及、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大型钢铁企业整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发展阶段、大型钢铁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高的现状,未来应重点做好加快发展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快发展生产服务智能化、加快发展网络化生产新模式三方面工作,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型制造) 四种智能制造新模式。

不锈钢行业调整升级对策建议

        对于钢铁产业发展新态势下我国不锈钢行业的调整升级思路,李新创院长建议:

        第一,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创新发展。不锈钢行业企业应通过物流系统降本、强化精准营销、推进精益制造等措施,降本增效、开拓市场;还应创新发展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全流程产品质量管控与优化,加强钢材在线检测以及质量评估,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应积极推进服务型制造升级,将产品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不锈钢商业模式创新。

        第二,升级工艺装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在升级工艺装备方面,低成本、高效率依然将是我国不锈钢行业工艺及装备升级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不锈钢企业应在分析我国不锈钢产品结构现存问题基础上,重点关注我国不锈钢发展主要集中的应用领域,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并积极扩大不锈钢新的应用市场,逐步向钛、铜、碳钢等材料应用领域推进。未来,我国不锈钢品种将以资源节约型、特殊需求用不锈钢为发展重点。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应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点对点”战略营销、技术营销和服务营销,进一步完善海外营销网络。

        第三,实现绿色、节能发展。我国不锈钢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建设绿色工厂和生产绿色产品,实现绿色效益高效增长。“十三五”期间,应全面普及先进适用及成熟可靠的节能技术,加强示范专项活动推广难点节能技术,积极储备研究跟踪前沿节能技术。

        第四,构建完善的资源保障体系。我国不锈钢生产必须通过构建完整的资源保障体系来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应持续推进国内重点成矿区带勘探工作,强化国内相关矿产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应采用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积极“走出去”,形成长期、稳定的海外资源供应基地;应加快废钢铁供需体制改革,促进废钢加工配送真正形成产业;各不锈钢相关企业和研发部门还应加强工艺与装备研发,使不锈钢生产工艺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增强工艺的灵活性,以适应传统原料资源紧缺的环境。

        第五,加强我国不锈钢行业及企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我国不锈钢行业及企业应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建立和完善标准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建立生产经营负面清单,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督抽查制度,建立检验认证结果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推动实施质量技术基础的“一站式”服务工程,通过标准来引领发展。而且,还应加强品牌商标评级意识,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制定品牌信誉管理和风险快速反应机制,逐步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联系电话:010-63317296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0604858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6号
copyright©2005-2008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