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在创新中转型 在升级中发展

2014年7月4日 11:20:43来源:作者: 刘雷云

      近年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错综复杂,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下游需求持续不振,钢材价格低位波动,华东地区“仓单重复质押”和“老板跑路”等事件的负面影响仍在扩散,银行对钢贸企业融资进一步收紧,钢铁生产企业向流通领域延伸的步伐正在加快,钢铁流通企业陷入迷茫,歇业和倒闭的企业逐渐增加,行业洗牌速度在加快,正步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流通企业突出重围,必须走在创新中转型、在升级中发展之路。

      一、钢铁流通企业正面临多重危机

      近年来,钢铁行业处于剧烈调整变化之中,流通企业受到巨大冲击,面临愈加艰难的发展困境。

      一是产业危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29日发布的上半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1-6月份,全国累计生产粗钢3.9亿吨,同比增长7.4%,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粗钢日均产量215.4万吨,照此推算,相当于年产粗钢7.86亿吨的水平,同比增长9.16%。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截至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已超过3万亿,其中银行贷款达1.3万亿。中国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均在上升。在目前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很多钢企宁愿亏损也不减产,很多钢企还在新建产能,流通企业将面临钢铁产能持续过剩、行业长期低迷的产业危机。根据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调研,今年上半年,国内钢铁流通企业超过九成亏损,仅有2-3%盈利。大部分钢铁流通企业经营困难,有的钢材市场出现大批商户倒闭、歇业或转行的现象,倒闭或转行的比例平均在30%左右。其中上海地区最为严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倒闭或转行,更严重的是我们不少流通企业信心受挫,对未来的前途比较迷茫。

      二是融资危机。去年,长三角地区曝出的仓单重复质押和个别老板跑路等问题,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波及整个钢贸行业的严重诚信危机。银监会发出的对钢铁流通企业贷款风险防范的预警通知,把钢铁流通企业列为重点,加剧了金融机构对本行业的信任危机,使本来就融资难的钢铁流通行业雪上加霜,银行对钢铁流通企业普遍限贷,整体钢材市场资金偏紧,尤其是中小企业想要跨过这道门槛十分困难,据调查显示有97.9%的受访者认为,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钢贸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是转型危机。这几年,钢铁流通企业积极开展转型,推进钢铁物流园、电子商务、加工中心等新兴业态,但由于行业连续亏损,企业普遍不看好后市,经营信心严重受挫,由此波及到我国钢铁流通行业新兴业态。新建的钢铁物流园面临招商困难和融资难,很多企业不愿入驻,甚至撤出物流园。同时由于钢铁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银行资金,在银行收紧贷款后,有些物流园区苦苦支撑,处境艰难。在钢铁电子商务方面,从钢厂到贸易商新设了不少平台,竞争非常激烈,但交易户由于资金紧缺和信心不足,电子商务交易量严重下降,不少电子商务平台面临继续“烧钱”和持续亏损的困境。除此之外,受下游用户需求不振等影响,不少加工生产线开工不足,订单明显减少。有的虽然能够接到订单,但利润大幅减少,仅仅能够维持生存。流通行业这几年普遍共识的新业态转型模式,正面临行业的考验与市场的洗礼。

      二、找准定位、创新为先、转型升级

      钢铁流通企业既要直面困难,又有看到行业积极的变化,突围之道在于找好定位,理清思路,走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定位是基础和起点。企业在市场竞争关键是取得差异化优势。钢铁流通行业中,大型企业有品牌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可以在“产业综合布局”、“跨地区、跨行业、跨产业链渠道建设”、“品牌、资金、人才、管理的输出”和“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引领行业发展。中型企业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资金实力,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一批固定的客户群体,在延伸产业链上有一些成功做法,有的还有一些实体项目,更为关键的是经营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这些企业可以在做长产业链上下功夫,专心专注,不急不躁,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小型企业主要在战术上灵活多样地选择经营模式,以贸易为主,做到低库存,快进快出,加快资金周转率,灵活机动地规避市场风险,围绕贸易主业提供增值服务,同时做细、做深,做大中型企业没有看到或不愿意做的业务,还可以抱团取暖,形成地域性或专业性的小企业群或共同服务平台,扩大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创新是动力和手段。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促进发展的唯一抓手。要创新,首先必须搞清楚企业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找到病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够药到病除。在当前行业出现危机之时,我们每一个企业更应做一次彻底、全面的“体检”,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以力争上游的勇气和锐气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创新的灵魂是价值观创新,价值观能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思想方法、价值判断、精神动力和经营智慧,它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自觉行为,是企业转型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软实力。第三,创新的对象是管理机制和业务模式。管理缺失和机制落后,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转型升级的绊脚石,经营模式单一和落后,则是困扰钢铁流通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时至今日,一买一卖模式已经难以赢利。只有创新模式、提升管理,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升级是策略与过程。钢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单一经营模式向多种经营模式升级,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升级,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升级。一个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和制定转型升级策略。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凸显自身的优势之处,向高利润区转移。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转型是量变,升级是质变。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当能够维持现有的盈利能力,实现平稳过渡。企业转型不适合用“休克”疗法,转型过程应当控制风险。

      在定位、创新与升级过程中,有一些具体策略:一是向上下游钢铁产业链延伸。这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二是提升老模式、创建新模式。钢铁物流园模式、加工配送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虽然已经尝试并运用多年,但仍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深度剖析,找出症结所在,对这些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和完善,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老模式焕发出新活力。三是提升服务溢价。从过去的靠贸易赚钱转变为靠服务赢利,紧紧围绕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提供具有特色的、精细化的服务,靠服务赢得地位,靠服务赢得市场,靠服务赢得客户,靠服务赢得利润,靠服务赢得发展。四是整合资源,做资源整合的高手。整合所有对企业转型发展有利的资源为我所用,把资源整合在一起,使之发挥出集聚效应,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这些资源包括理念、思路、资金、人才、渠道、客户,甚至包括各种关系,把各种关系转变为生产力,等等。

      三、携手同行、共渡难关

      整个行业形势好转不起来,受累的是每个企业。我们应该手拉手、肩并肩,重建行业信心,重整行业秩序。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团结,是优势互补,同心协力。协会后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将更有所作为:

      一是发挥好协会平台交流服务功能。协会助言政府政策制定,指导企业持续发展,工作的落脚点是为企业做好服务。协会可以在全行业层面和地区层面汇集企业需求,引导和帮助企业做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还要把一些企业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提炼,组织企业学习研讨,更广泛地复制推广。

      二是在改善上下游关系方面发挥作用。预计未来钢铁产业仍处微利或负利时代,这将使钢铁生产企业间成为竞争关系,而对钢铁贸易商的依赖将会加强,深入合作的空间显现。同时,钢铁贸易商发挥熟悉市场的优势,应更加注重渠道建设,建立与下游用户的战略合作机制,联合下游行业开发终端市场,开发终端用户所需要的产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钢铁材料解决方案,实现与下游行业互利共赢。

      三是联合开展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钢产量与物流量的比例为1:5,即每生产1吨钢,需要5吨物流量,面对市场发展格局的变化,作为钢铁业新利润源的钢铁物流应运而生。但钢铁贸易商无论是在沿海沿江港口码头、铁路枢纽、公路节点的基础设施布局上,还是在最优配送路线、最优存货量的计算,最优仓库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从长期来看,钢铁贸易商要做到真正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补足短板,改善现代物流基础条件,提升运行能力,不能因为解决了当前的困难就维持目前的经营模式。鉴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回报周期长,可以采取联盟共建方式,有意愿的企业联合起来,以规模促发展。

      四是共同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目前,钢铁流通行业里的重点企业纷纷试水电商,将其视为模式转型的突破口。但本行业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占据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服务者。电子商务在消费品领域不是新模式,但在大宗生产资料领域绝对是个新东西。电商投入大,培育周期漫长,又无先行经验可借鉴,但“触网”又势在必行,“未来如果不做电子商务,将无商可务”。电商是个资源整合的平台,钢贸流通企业可以共同探索闯出一条新路子。

      面对危机,每个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迅速行动,在找到企业问题和差距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走创新之路,转型之路,升级之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顺利走出谷底,走向春天,迎接新一轮的朝阳!

联系电话:010-63317296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0604858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6号
copyright©2005-2008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