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中国钢材加工配送情况综述

2014年7月4日 11:48:13来源:作者:《中国钢材加工配送行业发展蓝皮书》编委会

      钢材加工配送作为钢铁流通行业的一种新的业态,在我国已经历经了十多年的历史。作为延伸钢铁产业链和服务链的重要一环,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并成为一些企业个性化服务的一个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钢材加工配送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和研究这种新业态,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推进这种新业态不断深化和完善,走健康发展之路。

      一、钢材加工的分类及加工品种

      钢材的加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为用户生产半产品,减少用户的生产时间、生产工序和成本。比如钢材配送、激光拼焊板生产就属于这类方式。另外一种是直接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比如紧固件等等。

      1、扁平材的加工主要包括:各种涂镀层钢板、钢结构(包括焊接H型钢)、各种焊管、冷弯与热弯型钢和其它金属构件及制品。

      (1)、涂镀层钢板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汽车为例,一般汽车全寿命为10年左右,采用普通冷轧板做车身,抗蚀的寿命仅2-3年,采用镀锌板车身寿命则可以达到10年,所以涂镀层板的用量会越来越大。汽车、建筑、家电行业都是涂镀层板的大用户。彩涂板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彩涂板的深加工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企业面前,彩涂板主要用于建筑行业,少量用于装饰和家电。建筑主要是屋面板、屋顶、厂房外板等等,大部分是经过冷弯以后使用。如果通过夹层、配套的其它环节,则可生产成为整体的房屋。国外很多的别墅,完全是由大量的镀锌和彩涂板组成,其建设成本接近钢混结构房屋,但是装配快、构造灵活。

      (2)、钢结构(包括焊接H型钢)的发展,现代建筑采用钢结构越来越广泛,其包括各种焊接圆管、方矩管、H型钢等,现代一般的高层写字楼、体育场馆、交通枢纽建筑都广泛使用钢结构,采用量通常一座建筑用数千吨至万吨钢材,但是规格、形状都比较复杂,需要专门的工厂进行加工。以北京近年的建筑为例:北京国贸大厦为全钢结构,用钢量1.08万吨,中厚板板厚35-85mm,其中50-60mm的占约50%。北京电视中心用钢3.367万吨,除部分热轧H型钢外,主要采用焊接H型钢和焊管,钢板厚度为9-80mm。

      (3)、冷弯型钢是经济断面型钢的一种,由冷带或热带经辊式弯曲或模具成型加工而成。其表面精度高,断面系数比热轧型材高10%-40%,它还具有轻型、经济、适应性强等优点,已用于多种行业,如:建筑行业(仓库等大跨度建筑物)、汽车制造业(车厢边框、车门导轨等)、高速公路护栏板(型钢、圆管的使用量为20-50吨/km)、铁路货车(1-1.5吨/节)、立柱(尖角矩形管)、地板(波纹板)、农机行业、门窗、装饰(龙骨)、支架、框架、电梯及钢结构等。冷弯型钢在我国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其目前占钢材总量的比例却较低。冷弯型钢在国外建筑业中用途非常广泛,被用作屋架、檩条、桁架、刚架、墙架、龙骨、屋面板、墙板、楼板、门窗乃至容器、管道、围堰、钢板桩、防波堤等。近年来,冷弯型钢组合而成的网壳、货架、单层和多层房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建筑业是冷弯型钢的第一大用户,冷弯型钢占钢材总量的5%,建筑业用冷弯型钢占冷弯型钢总量70% 以上,冷弯型钢应用于建筑业的主要产品是结构用冷弯方矩形管和建筑用结构冷弯型钢。从结构力学和经济角度分析,冷弯型钢和H型钢结合应用于建筑业是最佳组合,可以实现工业厂房和民用住宅建设的工厂化。

      (4)、焊管深加工,以及焊管产品的加工,如:涂镀防腐处理钢管、各种异型管材等。近几年焊管产品发展迅速,规格品种较多,目前已达600万吨/年以上。焊管的品种开发及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拓宽。

      (5)、激光拼焊钢板的生产,现代汽车特别是下一代的汽车,将大量使用激光拼焊的冷轧薄板,最高的比例估计可能会达到全部用板量的40%以上,其可能会有差强度拼焊、差厚度拼焊和差钢质的拼焊。国外已经有许多专门进行拼焊不同冷轧薄板的工厂为汽车行业服务,根据汽车厂的需要,将薄板剪裁为不同的现状,然后进行拼焊,直接发到汽车厂,年产量可以达到数十万吨。按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远的将来将会大量使用激光拼焊钢板。 其他板材制品,可以进行板材深加工的领域非常多,几乎在我们身边处处可以看到,关键是要发现和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规划。

      2、长材的深加工所涉及的面比较宽,包括有钢丝制品、金属钉、金属(包括钢筋网)网、钢绞线、钢丝绳、钢帘线、钢琴线、PC钢丝和绞线、冷镦钢丝、螺栓、焊条、冷拉钢材、银亮钢棒、小五金件和紧固件等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紧固件市场发展很快,特别是汽车紧固件的需求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一台汽车所用紧固件占零件总数的40%,如一台中型卡车需用紧固件600种、4200个;一台轻型卡车需用紧固件430种、2300个。预计我国汽车紧固件需求量到2010年为256.388亿件、33.249万吨。轿车所用的紧固件相对金属含量较高,预计2010年汽车行业需冷镦钢45万吨,规格为Φ6-14mm的盘条和Φ14-21.5mm的棒材。冷镦钢材要求钢质纯净、成分均匀和表面无缺陷。汽车工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经济领域,随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用钢丝和钢帘线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预计2010年需求将达到20.6万吨,2015年达到36.6万吨,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

      钢筋焊网主要用作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特别是面积大、钢筋绑扎工作量大的板类、墙体构件的受力主筋、构造钢筋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普通钢筋。用焊网代替手扎钢筋,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提高建筑质量;有利于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如路面使用焊网可减少龟裂75%左右;减少人工50-70%;降低工程造价2-5%,节省钢材3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品种钢材都做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我们此次在《钢材加工配送企业发展蓝皮书》以第一种钢材加工的形式进行介绍,而在书中展示的加工中心加工的品种主要对冷轧卷板、镀锌卷板、镀锡卷板、彩涂卷板、电工钢、热轧卷板等板材和钢筋。

      二、我国钢材加工配送发展概述

      钢材的加工配送就是在钢材加工中心将钢材按照最终用户的要求,经过矫正、清理、剪切、冲压等工序,把轧态的钢材加工成下游用户所需的各种半成品或零部件,并通过其仓储、运输系统,最快地供最终用户直接使用。由于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钢材的加工配送作为一种先进的物流体制,其对社会和下游企业高效率、低成本、集约化、多功能的社会化、现代化的服务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日益体现,这种物流方式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物流的主要模式. 在我国钢材加工配送是一种新兴产业,最早出现在华南,由于没有相关行业定义,钢材加工企业多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名称存在。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国外一些企业(主要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瞄准中国的汽车、家电、IT电子等庞大的制造市场对金属材料加工配送的需求,纷纷来中国合资或独资建立套裁加工配送中心,如1988年深圳宝恒集团和日本美达王合办了第一家中日合作的大型综合钢板加工配送中心。 90年代末期,钢材加工配送服务模式随着外资广泛运用而被整个社会逐渐认同。国内一些主要钢铁企业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贴近市场,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如宝钢率先在上海、青岛、重庆、杭州、广州、沈阳等地建立钢材物流加工、配送中心,为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大客户提供零距离服务。 近十多年,物流配送中心作为钢铁物流供应链的一部分在我国迅速崛起,已经建成的较为专业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已超过300家,可以参考《钢材加工配送企业发展蓝皮书》的附录部分.其中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为汽车、家电、电子、建筑、办公设备等行业提供服务。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产品需要钢材的加工配送服务。

      三、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钢材加工配送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对钢材正常供应起着关键性作用。供应链正常运转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也是顾客评价企业服务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是流通的成本中心。在企业成本构成中,物流成本占10%--40%.当资源与人力成本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物流成本作为“第三个利润源”,在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包装、装卸等环节,创造了公认的价值。同时钢材加工配送的经营责任是要按尽可能低的成本,对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的库存进行地理上的定位。经过钢材加工配送,原材料流入各个制造企业中去,配送到用户手里。所以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承上启下的广泛联系性,决定了它是经济运营过程的支撑点。

      功能表现在:

      1、加工:对钢卷进行分条、剪切、拼焊、成形冲压。

      2、仓储:配送中心建有仓库,库容量3-5万吨,可为用户贴身备货,实现用多少送多少,按小时交货。

      3、分销:利用批量购进,分销配货销售,实现化整为零的零售式分销,直接面向终端客户。

      作用表现在:

      1、稳定客户:对钢材进行再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强服力手段,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依赖度,稳定终端用户。

      2、材料利用最大化:合理套裁,提高材料利用率。

      3、解决钢材产能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矛盾:解决钢材频繁换规格、接单受限制等问题。

      4、“蓄水池”作用:贴近用户合理备货,降低用户库存,实现即时供贷、按天交货、按小时交货。

      5、“过滤器”作用:对有质量缺陷产品分切、分选加工,可有效过滤质量缺陷,解决减少浪费、边裂等问题,减少产品质量异议。

      6、降低物流成本:配送中心紧贴用户而建,用户不用到钢材本部订货,运输路程大大缩短,降低运费。

      四、我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整体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发达国家钢材的综合深加工比可达50%以上,其中:线材达60%,棒材40%,管材30%,板材70%左右。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钢铁产品也将逐步从原材料产品向社会消费产品转换,钢材深加工的比例也会向发达国家靠拢,这钢材的加工配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随着下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用户降低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用户自身核心业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将迫使用户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核心业务而钢材剪切配送等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在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将主动把分条、冲片、套裁等生产工序留给社会来配送。可以预见,钢材加工配送必将发展成为一个市场容量巨大的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针对国内钢厂及宝钢、鞍钢、武钢、包钢、本钢、通钢、济钢、攀钢、酒钢、唐钢、马钢、湘钢12大钢厂及浦项、新日铁、JFE商事、美达王、住友商事、伊藤忠丸红、海克斯、万顺昌及国内具有实力的钢铁流通企业所建加工中心的统计情况,钢厂所建钢材加工中心为78个,设计产能为2200万吨左右。仅宝、鞍、武三家钢厂所建加工中心为49家,占12大钢厂所建加工中心的比重为62.8%,三大钢厂加工中心设计产能分宝钢近500万吨,鞍钢339万吨、武钢255万吨,产能占钢厂加工中心设计产能的近50%,外资中的浦项、新日铁、JFE商事、美达王、住友商事、伊藤忠丸红、海克斯所建钢材加工中心为41家,设计产能为600多万吨,以五矿、中钢为代表的钢材流通企业所建的具有规模的钢材加工中心有110家左右,设计产能为3593万吨左右。华北:30家 其中钢厂的加工中心10家,外资加工中心6家,流通企业加工中心14家华东:91家,其中钢厂的加工中心34家,外资加工中心20家,流通企业加工中心37家,华南:42家,其中钢厂的加工中心11家,外资加工中心15家,流通企业加工中心16家东北:17其中钢厂的加工中心8家,外资加工中心3家,流通企业加工中心6家华中:11家,其中钢厂的加工中心5家,流通企业加工中心6家。板材加工中心主要的加工品种为热、冷轧板材、电工钢、镀锌产品、彩涂产品、带钢、中板、中厚板、不锈钢及热轧酸洗板。各加工中心的建设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不等,平均加工中心占地面积为24309平方米。为适应以汽车、家电和造船等行业技术发展和日益提高的服务标准要求,加工配送中心都是海外引进设备(意大利的菲米公司、韩国大铉公司和台湾威泰公司)等,其剪切精度由过去的0.5—1.0毫米提高到0.2—0.3毫米,剪切速度由每分钟60米提高到150---200米。国内较大的钢铁流通企业所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华南物流中心”就引进了近30台国内外先进的剪切机组,设计产能达到280万吨/年。

      近年来我国建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建设速度和布局明显加快

      随着我国钢铁企业高档次冷、热轧板材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为适应板材终端用户的使用要求,近年来以大型钢厂为主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快速发展。如:宝钢在1993年----2000年7年间中仅建了6家,到目前为止已达30家;鞍钢2002---2004年建了3家,目前已有10家;武钢自2005年以来,以建成9家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外资除了新日铁、浦项、三井JFE、伊腾中丸红等代表性的企业外还有一批比较专业化的钢材加工企业在我们的华东、华南等地有部局,同时国内的贸易流通企业近两年也是加快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布局,如五矿,中钢、中铁、上海华冶、上海舜业、上海宝闽。

      2、合资建设已成主流

      外资企业和较强实力的贸易企业、钢厂以不同方式合资筹建、多方实施战略联盟的加工配送中心已成主流。钢厂合资建设的基本特点为:一是首选具有知名品牌和先进配送经验的外资企业例如宝钢与日本的三井,鞍钢与德国的蒂森克掳伯,与国有贸易公司如:鞍钢与上海的乾通、天津的物产集团做为合作对象,经分析,在宝、鞍、武三大钢厂49家通过合资方式建立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中,有31家加工中心与外资或者国内钢铁贸易企业或者终端用户合资建设,占总加工中心的方式总量的63.2%。近两年钢厂和民营贸易企业合资建加工配送中心有所增长,鞍钢、济钢、包钢、通钢都有与民营企业合资建设。二是终端客户参与投资建设的比例不高。三是钢厂合资建设基本上是采取绝对控股方式。在三大钢厂合资建设的49家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全部由钢厂控股;除宝钢阿赛洛由宝钢相对控股38%、宝钢天津宝储菱由宝钢相对控股40%外,其余基本上是钢厂绝对控股。

      3、各种形式的加工配送中心的意义

      钢厂建设加工配送中心目的是强化钢厂与下游行业的产业链建设,提高钢厂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分布在目标市场的加工配送中心,首先可以实现为终端战略客户的“门对门,点对点”营销服务,日本加工配送中心是典型的贴近用户的布局模式,其辐射的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不超过100公里,单体的规模一般在15万~20万吨/年,而且其剪切中心,薄板、中板、厚板、特殊钢都分开,可以看出以钢厂为代表的加工中心以日本模式不在少数;其次通过加工配送中心延伸营销渠道,加大对目标市场中小客户的开发力度同时通过有效经营还可以实现投资增值及经营创收。外资建加工中心主要是为外资性企业做配送服务或者利用国内的低廉的加工环境进行加工然后以出口为主。国内流通企业自建加工除少数上规模以外,有一小部分配送中心与钢厂合作,其目的是利用钢厂的资源做区域性总代理,延长服务链。    另大部分钢铁贸易所建加工企业是以简单的粗加工为主,所购的设备仅为一至两条开平机等。终端用户所建加工中心一般是制造企业的采购中心或者下属分公司所建,加工中心的分条、横切、冲片、拼焊生产线,主要作为本企业备料加工工序,部分加工资源提供给社会。

      4、钢厂对于钢材的加工有逐步朝深加工方向发展的趋势

      为满足汽车、家电等行业客户的需求,不断延伸为终端客户的服务内容,与终端客户共建稳定的产业链,国内部分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在原有开平剪切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向深加工方面发展。如:宝钢为满足三期工程1420冷轧厂的需要,在投资兴建了上海宝翼制罐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建立一方面使宝翼制罐获得了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也促使宝钢股份DI材的生产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很好的互动协同发展;上海宝钢阿赛洛,长春一汽宝友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和广州花都宝井零部件有限公司都具有激光拼焊板能力,可以满足国内汽车厂对于激光拼焊板的深加工需求。

      5、剪切配送的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为适应以汽车、家电和造船等行业技术发展和日益提高的服务标准要求,近年来以大型钢厂为投资主体兴建的加工配送中心基本都是海外引进设备(意大利的菲米公司、韩国大铉公司和台湾威泰公司)等,其剪切精度由过去的0.5—1.0毫米提高到0.2—0.3毫米,剪切速度由每分钟60米提高到150---200米。但是国内的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如山东捷迈和杨州亚威等也迅速提高,在设备的选型方面将有更大的选择的空间和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成本降低。

      6、物流新模式的形成

      随着钢铁电子期货市场的开放,通过发挥电子商务,完成钢铁产品及其原材料的在线电子交易,再通过遍布各地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实施剪切配送,最终实现 “电子交易+剪切加工+快速配送”的现代钢铁物流模式,将是钢铁生产企业和钢材流通企业实现现代钢铁物流的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已有80%的钢铁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宝钢网上的年交易总额突破100亿元,比上年递增40%。

      五、影响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因素及营销策略

      钢材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进货、仓储、拣选、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的子系统组成的,影响配送中心服务能力的因素多样又复杂。

      1.外部因素

      经销商的地理位置(服务半径)。配送中心服务的经销商离配送中心的距离越远,配送所需花费的时间越长,配送中心对于经销商的响应时间越长。据国外物流专家介绍,配送中心的工作半径约为320公里左右最佳。

      经销商订单频率及货物种类。订单到达的时间对服务能力产生影响,在所需配送量一定时,订单到达时间均匀,基础设施设备能得到充分利用,配送中心处理订单的越迅速。反之,易形成滞留等待现象,订单处理速度越慢。

      供应商的供货。供应商对于配送中心发出的订货申请能及时满足,一方面配送中心能降低库存量减少库存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配送中心缺货的可能性,对下游经销商的需求响应也越及时。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影响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交通不便利,一方面向上游供应商进货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对下游经销商配送。所以,一般配送中心都会选择在交通方便的高速公路、国道及快速通道附近,如果以铁路和轮船作为运输工具,则通常都会靠近火车编组站和港口。

      2.内部因素

      基础设施及设备。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及设备是配送中心提供服务所需涉及的各种仓储设备、运输工具、加工设备、包装工具等,它是配送中心提供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他们的数量和规模、性能和技术状态是影响配送中心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外代表的高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效率和准确率。目前国内只有宝钢应用了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国内目前没有钢铁行业企业应用。

      配送中心的总体布局。配送中心内部工作区域主要包括:接货区、储存区、配货区、发货待运区、流通加工区、管理指挥区。接货区和发货待运区设置不合理进出车辆易发生堵车事件。储存区、配货区设置不合理,拣选速度降低,备货时间延长。

      信息化程度。信息化程度主要反映的是配送中心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的能力。配送中心要做好集货、仓储、拣选、加工包装、装卸、配送等各环节的组织协调,协调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下,钢材加工配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的加工配送产业呈快速发展的势头,相关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在钢材加工配送营销策略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准确的市场定位。国内企业在投资和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时,根据自身资源和用户的情况,要贴近用户群,贴近目标市场,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要准确掌握用户需求,科学制定配送中心产品大纲,设备选型要技术经济,能够满足用户加工精度要求。以发展加工配送为契机,构造战略供应链。通过建与重要客户相配套的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服务体系,发展和巩固与汽车、家电、造船、石油化工等下游行业的重要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极大提供提高重点用户的忠诚度。加工配送中心应该为用户提供以钢材配送服务为核心产品、以剪切、加工、物流、贸易服务为附属产品的“套餐式”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钢材应用解决方案”,并针对特殊重要的战略客户提供度身定制的服务模式。

      2、在价格策略方面,加工服务产品定价应该高于服务成本、低于客户获取的价值、比竞争对手同类服务更有吸引力的服务定价原则。

      3、在促销策略方面,要积极宣传非核心业务外包,配送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实际案例来说服客户,引导消费需求的转变,针对不同的客户特点,采取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来吸引目标客户;通过及早介入下游企业的产品开发和业务流程设计来创造和锁定剪切配送需求。

      4、在渠道策略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增长,制定分区域、分阶段的发展策略,分别选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针对不同目标客户建立专一化,专营化和区域化等不同类型 的剪切配送中心,形成比较完善的加工配送营销网络体系,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提高加工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配送中心间市场、资源信息的共享,作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

      5、注重品牌的培育和塑造。加工配送中心建议以统一的公司名称,统一的形象,统一的服务标准为用户提供服务,打造企业在钢材加工配送服务市场良好的品牌形象。

      六、钢材加工配送行业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国内蓬勃发展的钢材加工配送行业,在促进我国钢铁物流配送的发展,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密切钢铁生产贸易企业与终端客户关系、延伸钢厂向下游行业产业链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1、未来发展空间与当前局部能力过剩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钢材加工配送模式正处于钢厂、外资、流通企业、终端用户建设加工中心等多种形式并存发展的阶段,近年快速形成的加工配送能力与终端客户自有能力形成矛盾,致使局部区域市场的能力过剩,新建加工配送中心运行及设备利用效率低下问题比较突出。

      2、项目建设与系统管理问题。

      加工配送是钢铁整个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配送中心的高效运行,不仅需要先进可靠的硬件设备做基础,同时应具有适应现代物流配送的经营理念,现代信息化手段、稳固的供需关系和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目前的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除部分大型钢厂和外资企业外,普遍存在重视加工设备的投资建设,轻视软件系统管理建设问题和缺乏高素质专业的物流人才。

      3、找准市场定位与生存发展发展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板材加工配送中心的现状,不仅是各种投资主体的设备较多,局部地区能力过剩,同时具有较强实力的钢厂和外资企业以及具有实力的钢铁流通企业已经具备各自较为完善的加工配送能力和战略布局,其它新建项目在在投产初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在确定新建项目建设时,必需先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找好自已的生存和发展。
 
      4、终端用户需求与加工中心之间的交流问题

      从所周知,终端用户所需的钢材品种不可能是仅是单一某个钢厂或者某个品种的钢材,而是多品种,多层次的需求,而目前各加工中心没有一个加工中心是能够满足一个用户所有的需求,而是用户加工这类钢材要找这个加工中心,加工另一类的钢材需要找另一个加工中心,在真正意义和贴近用户方面还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交流与合作方面更是相对比较薄弱,大部分仅限于加工自身资源的产品为主,相互间没有深层意义上的交流与协作。

      5、缺乏科学的规划、理论指导和行业的准入标准较低

      目前我国钢材流通业发展缺乏全局性的科学规划,相关的理论亦有不足,甚至是将国外一些先进的流通管理理念断章取义地套用在国内钢材流通业管理当中。应当说,整个钢材流通业的管理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钢材加工中心所承担的功能是流通中的其中环节,是要配合整个物流环节来进行资源的整合,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中国有相当数量的钢材是在钢材交易市场中进行交易的,这也是中国钢材流通业有别于其他国家钢铁流通业的一个很显著的特征,今后这一交易模式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所以要统筹规划钢材交易市场、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功能配置,在全国区域内合理选址,形成较为完善的流通局面,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参照《钢材加工配送企业发展蓝皮书》的附录部分我们可以看来,我们的主要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及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而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对于钢材的加工配送还没有真正具有规模的加工中心。同时所建立钢材加工中心是各种经济体投资形式存在的加工中心,有着各自的目的,层次参疵不齐,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除了大型钢厂、外资、部分具有规模的钢铁贸易企业投资建设的加工配送中心算得上是加工配送中心外,其他大部分钢铁贸易企业所上的加工线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加工配送中心,说明行业准入门坎较低,缺少行业的准入标准及行业的操作标准。

      七、结束语

      对钢材的终端用户来说,供应商可能是钢厂,也可能是贸易商或者加工配送中心。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不断进取的供应商,“企业本来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尽管钢铁物流加工配送的概念逐渐被人所接受,便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却是充满艰难与困惑需要有一些龙头企业,有一些核心的机构来组织、来推进,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共同的支持,共同的去形成有规则的市场、有制度的市场和有组织的体系。由分散走向联合,由独行走向协同,放大供给优势,获得市场需求份额,推动了我国钢铁行业现代物流工作的发展。由于水平有限,在编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指正。

                                        《中国钢材加工配送行业发展蓝皮书》编委会
                                             

联系电话:010-63317296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0604858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6号
copyright©2005-2008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