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消费者的使用动机和行为模式更复杂多样,企业竞争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对于决策者而言,客户体验、场景、触点、旅程优化等词汇已经不再新鲜。摆在企业战略制定者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以一种全局视角去理解客户,并让组织运作回归“创造客户价值”,不断创新。埃森哲《2017年技术展望》通过针对全球企业领袖的一项调研发现,79%的受访者认为:组织进化的目标就是——更好地研究消费者使用行为和动机,并提供行业领先的客户体验。
与此同时,面对产品服务创新面临的内外部不确定性,企业决策者往往陷入两难困境:即一方面,鼓励组织内部大胆试错、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又希望创新过程管理有序,并能量化创新结果。
于是诸多企业领导者重新思考创新模式,并在设计师们那里找到了创新灵感。企业进一步把设计师的工作模式抽象提炼出来,逐步形成了设计思维——这套结构化地理解消费者习惯、行为、喜好和需求,并产生设计机会的方法论;希望从中找到在数字时代突围的机会。
要实现“设计思维”,第一:需要转换思考角度。理解分析“用户是谁”、“用户想要什么”,发现有价值的设计机会在哪里;第二:结合技术的可实现性,筛选可以被技术解决的机会,并拼搭出未来的产品蓝图;第三:基于实现的需求,做出分步规划,从框架到细节逐步交付。

逐一拆解,我们可以将设计思维细分为五个步骤:感知客户、蓝图定义、构思、建立原型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