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9家钢协齐声发难为哪般
指责中国为全球钢铁过剩主要影响者,并以此反对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产能过剩时代的中国钢厂已经倒下一片,而美欧厂家也在这个深冬感到不寒而栗。
近期,美欧9家钢铁协会发表联合声明,指责中国为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的主要影响者,并对2016年12月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表示反对。
此举引发业内一片哗然。11月2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表声明回应,完全不认同美欧9家钢铁协会的做法和看法,并呼吁共同维护国际钢铁贸易秩序。
全球过剩怪中国?
此次发布联合声明的9家钢铁协会包括美国钢铁协会、加拿大钢铁生产协会、EUROFER欧洲钢铁协会、ALACERO拉丁美洲钢铁协会以及部分南美国家的钢铁协会。9家钢协认为,中国的钢铁产业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或受到政府支持,目前已经严重过剩,是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的主要影响者。
声明称,根据经合组织(OECD)钢铁委员会的估算,如今全球有将近7亿吨的过剩钢铁产能。中国的过剩产能约在3.36亿到4.25亿吨之间,且未来可能继续增长。随着钢铁需求减少,2014年中国向全球钢铁出口量达纪录水平,今年将超过1亿吨。
去年,我国首次成钢材净出口国,全年出口9378万吨,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背景下,国内产能逐步输出海外。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902万吨,今年前10月累计出口921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5%。
单凭钢铁产能和出口体量大就指责中国为过剩的“祸首”,美欧钢协尚需进一步论证。中钢协对此表示,“经济全球化已经将世界各国的钢铁产业联系在一起,中国没有鼓励钢铁产品出口,中国钢铁企业是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销售的。”
针对过剩现状,中国已经在积极淘汰落后产能。2011年以来,削减粗钢产能7780万吨,今后还要加大力度削减产能。同时,中国钢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减产,今年1-10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23%,已经减产1500多万吨。
“化解过剩钢铁产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欧美等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用了十几年时间化解过剩产能,中国化解过剩产能也将需要一定的时间。”中钢协表示。
为贸易保护主义开大道
“表面上看似是谁动了谁的奶酪的问题,利益背后是制度之争。”某钢铁行业组织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美欧钢协指责中国产能输出打破市场秩序,其实也是在为各自的利益开脱,搞贸易保护主义。
美欧钢协之所以大费周章指责中国钢铁产业过剩对全球造成极大影响,其主要目的在于反对中国2016年12月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如果中国不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意味着今后国外对我国进行双反的难度将增大。
根据中国2001年入世时签订的协议,中国在15年内的“过渡期”内仍为非市场经济体,期间适用于反倾销法的替代国制度。“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在国际上不再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所谓替代国制度就是在衡量来自非市场经济体的商品价值时,不以该国的实际生产成本来核算,而是选择一个市场经济“替代国”的同类商品来计价。
“过去对中国反倾销时,中国拿出来的成本价格不被承认,对方可以说这是非市场经济的价格,然后任意找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商品价格来举证。”白明解释,“这是拿别人的尺子来衡量我们国家,论证我国倾销成立就比较容易。”
一旦中国摘掉了非市场经济体的帽子,别国指责中国倾销的举证难度会加大。“如果拿不出有力的价格证明,就只能认可中国的价格。”白明说。
在“双反”这件事上,中国钢铁企业吃过不少亏。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频遭“双反”。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钢材产品涉及58起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措施,涉及欧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的20个国家。其中,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最多的是美国,有11起;澳大利亚和欧盟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为9起、7起。
“这样有悖于契约精神,当初协议里商定的是15年过渡期,现在时间临近又要提出反对。就好像一场球赛90分钟,踢到89分钟的时候吹哨说这场作废。”白明说。